光通信概念板块业绩抢眼 AI算力成核心引擎
2025年三季报披露已正式收官。受益于AI算力爆发与需求端扩张,光通信概念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“成绩单”。Wind数据显示,光通信概念板块中,超七成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实现业绩增长。机构表示,算力需求持续扩张利好频发等因素驱动光通信市场提前回暖。预计明年整个光通信产业链将从“争订单”全面进入“保交付”时代,龙头企业有望凭借其供应链掌控力脱颖而出。
超七成公司业绩增长
光通信是以光波为传输媒质的通信方式。在A股市场上,光通信一般指“光纤通信”,通过光电器件实现电光信号转换,利用光纤或自由空间等介质传输信息。
从产业链来看,光通信产业包括上游的核心原材料与器件、中游的设备与模块制造,以及下游的应用与运营商三大环节。
根据Wind数据,如今A股市场上光通信概念板块共有24只个股,今年前三季度,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有18只,占比超七成。其中,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200%的有5家公司:仕佳光子以727.74%的增速领跑,长芯博创和共进股份分别以566.59%和529.94%位列增速第二和第三位,永鼎股份和新易盛则分别以474.3%和284.37%的增速排在第四和第五位。
此外,各个上市公司近期也披露了各自的具体生产经营状况。光迅科技称,公司的400G、800G光模块产品已批量出货,1.6T光模块产品已具备批量交付能力;华工科技的800GLPO光模块已启动海外交付;太辰光凭借高附加值产品实现较高的毛利率,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利润增速是营收增速的2.4倍。
“几家欢乐几家愁”,记者注意到,光通信概念板块业绩也呈现显著的分化态势。在24只个股中,通鼎互联、通宇通讯、中兴通讯、长飞光纤、紫光股份和铭普光磁6家公司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跌,跌幅分别为906.66%、50.91%、32.69%、18.02%、11.24%和7.27%。
AI算力成核心引擎
今年前三季度,光电子核心芯片供应商仕佳光子净利暴增727.74%,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引发市场关注。
对于公司业绩的变化,仕佳光子表示,受人工智能发展驱动,数通市场快速增长,公司适应市场需求,产品竞争优势凸显,客户认可度提高。光芯片和器件、室内光缆、线缆高分子材料的产品订单较上年同期实现不同程度增加,导致营收增长。与此同时,公司持续提高运营管控能力,加强降本增效工作,提高产品良率,产品竞争力增强,盈利能力提高。
从上市公司此前披露的财报信息来看,“算力”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关键词。
仕佳光子此前曾在2025年半年报中表示,随着AI大模型和算力需求的规模化增长,市场对光通信相关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。数据中心从100G/200G互连逐渐升级到400G/800G/1.6T光互连,更高速率的CPO封装形式也在快速发展;全球光纤接入网千兆普及率大幅提升,并已经进入万兆网络推广阶段;未来光芯片与器件、光纤光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长芯博创也在2025年半年报中称,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算力的需求推动数据通信市场的发展。据市场分析机构Dell’Oro Group预测,受AI基础设备需求持续增长及通用服务器与网络设备需求复苏影响,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增长30%。Dell’Oro Group的研报还称,全球数据中心资本支出预计2024年至2029年将以21%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,到2029年总规模预计达到1.2万亿美元。
光模块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新易盛也表示,公司营收大增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受益于人工智能算力投资的发展,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。今年前三季度,新易盛实现营收165.05亿元,同比增长221.7%;实现归母净利润63.27亿元,同比增长284.37%。
政策与需求共振成底层支撑
光通信板块的业绩爆发离不开政策与需求的共振。其中,政策层面的持续加码为行业发展注入确定性,而场景扩张则不断拉动需求放量。
从政策端来看,今年以来,相关利好政策不断出台,为光通信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。
今年1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数据局、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《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》指出,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东中西部算力协同,推动国家枢纽节点和需求地之间400G/800G高带宽全光连接,引导电信运营商等提升“公共传输通道”效能,推进算网深度融合。
10月16日发布的《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城域“毫秒用算”专项行动的通知》指出,加快算力中心间高性能网络部署,有序推进城域400Gbps及以上、全光交叉等高速光传输系统设备应用,到2027年实现城域中型及以上算力中心出口400Gbps部署率不低于50%,城域重要站点全光交叉部署率不低于50%。
从需求端来看,下游市场是光通信产品的“最终使用者”,决定了整个产业链的需求规模,也是光通信板块前三季度“业绩爆发”的核心驱动力来源。
仕佳光子表示,全球数通市场正处于AI算力需求驱动的变革期,数据中心架构加速向叶脊网络转型,800G光模块进入批量使用阶段,1.6T光模块开始应用。相关数据显示,全球数据中心互联流量每年以超过30%的速度增长,这直接带动了高速光模块、大容量光缆、光缆连接器跳线等光通信产品的采购需求。
此外,仕佳光子还指出,国内政策推动的“东数西算”工程进一步加速了骨干网升级,随着电信市场相干通信由400G向800G升级,对大容量、多信道、宽带宽DWDMAWG芯片及模块需求持续增长。
工信部数据也印证了需求增长的趋势:截至今年9月末,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2.41亿个,比上年末净增3888万个。其中,光纤接入(FTTH/O)端口达到12亿个,比上年末净增3975万个,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96.7%。截至9月末,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3096万个,比上年末净增275.9万个。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7444万公里,同比增长3.6%。
国盛证券研报表示,由于海外厂商的持续性追加订单,算力需求持续扩张利好频发,驱动光通信市场已迎来提前回暖迹象,股价迎来回升。预计到2026年,整个光通信产业链将从“争订单”全面进入“保交付”时代,交付能力取代订单获取能力,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,龙头企业将凭借其供应链掌控力脱颖而出。
也有机构提示了行业风险。例如,金元证券就表示,从下游需求来说,若AI数据中心建设不及预期,将影响产品销量;从产业链来说,若上游产能不及预期,导致收入不及预期;从技术上来说,CPO(共封装光学)、OCS(光学电路交换技术)为新技术,技术难度相对传统成熟可插拔光模块方案难度较大,前期投入及技术方案不成熟或成未来风险。
